構成愉快學習的因素
- Tsang Tim
- Oct 11, 2018
- 3 min read
愉快學習對於很多人而言是陌生又是好奇。
愉快學習從字的表面看來就是笑著學習,開心的學習。 很多人以為這樣就是愉快學習, 如果是開心地學習, 這只是愉快學習的其中一環而不是全部。 接下來Tim Sir會解釋什麼是愉快學習。
從前的文章已經分享過愉快學習的由來, 不明白的請看舊文章。
當談教育的時候, 我見到很多同事都以父母親的角色去教便以為用愛心,身體力行,去教就等於是教育。言而, 他們只是扮演教育其中的角色:教化,並沒有做到教學。 而今時今日的教學不應只是如過去的以老師為中心, 老師在課室前大聲講解課題。 現時的教學趨勢是以學生為中心, 在課堂設計考慮學生的經歷和體驗, 從實踐去明白理論。
可是當代的科技發展日月如梭, 學生不再是六七十年代缺乏知識或是8八十年代的剛接觸科技,而是活活的在一個科技發達的年代。因此學生容易獲得廣泛資訊。
正因為他們可以接觸的範疇更廣, 如人在超市漫無目的地逛, 便經常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,卻無一範是深入了解。
這個年代的學生都較從前人的耐性低, 因為科技減少了等候的時間。當回到課室時如何吸引學生的投入便成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挑戰。 而唯一可以讓學生投入的便是趣味(學習動機的誘發)。
趣味在人的大腦就是一組訊息刺激大腦多巴安分泌。 而心理學中的人的學習過程,記憶的建立正正需要多巴安。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過度活躍的人總是學習快(他們腦裡多巴安的分泌異常高)。
現在請你試想想一堂最令你懷念的課堂(小學、中學、大學)。 那個環節讓你最難忘嗎?通常最難忘的記憶都是伴隨著笑聲、愉快、開心、高興、或刺激。所以趣味不失為愉快學習的元素。
第二,一堂流暢的課堂也是愉快學習的元素。
相信大家都試過一堂很漫長的課堂。
一般而言這類課堂都是悶、困難、難以明白、
不掌握、 老師很嚴肅。相反,一堂很快便完的課堂不是因為課堂縮短了而是該堂的流暢度高, 你太投入而忽略了時間。 構成流暢的因素有:循序漸進的深度、能力範圍內的挑戰、有趣、很少支節的事情發生、學習目標清晰、目標集中、包含活動、語速較快等因素。
第三,不顯眼的說話藝術融合正向思維給予學生鼓勵。很多時學生都會按錯音。 大部份都是知道自己錯, 若是老師放大犯錯的地方或是太針對犯錯的地方重覆地做練習,不單令課堂停留在一處,而且是停留太久在失敗的地方。此舉不但會削弱學生興趣,而且很傷學生的自尊心。 換個正向思維, Tim Sir認為應嘗試給予學生機會:
不如我們再來一次,剛剛那個位置不太好, 今次我們嘗試那個位置做得更好吧。 這樣聽下去很順耳, 而且學生會更努力再彈一次無疑是多練習了一次。學生彈完後再說: 你聽到嗎,已經好了一點點,如果今次少錯一個音就更好。
大家留意, 指示:少錯一個音背後隱藏的學習經歷是,學生一邊彈,一邊專注定留意那1個音的錯, 整個過程他會很投入去找那個音, 當結束後因剛才專注而減少犯錯。既沒有讓學生感到錯敗感,也沒有過分誇獎,還保留其興趣。
綜觀以上,Tim Sir認為如在教學法上加入愉快的元素, 定能提升學生學習記憶的效果。 經過多年來的實踐, 學生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