個案分享1 重拾興趣
- Tsang Tim
- Jul 12, 2018
- 1 min read
認音與興趣相輔相承
學生M在2011年 K1 升K2的暑假開始轉跟Tim Sir 學琴。之前在屋苑附近的琴行學琴。原本是個很喜歡彈琴的小朋友,學了半年後漸漸失去興趣。於是他媽媽開始擔心,後來從先生的朋友口中得知了Tim Sir的愉快教學並認同,便從朋友轉介了給Tim Sir。
學生M初時的問題都是普遍香港及大陸小朋友的學習問題就是認音。其二是興趣漸減。認音與興趣是掛勾的。認音是一種手法,好比一件道具,道具是幫助我們達到目標。很多老師會誤以為認音是一項目標,此時便會過於執著對與錯,而忽略了課堂的流暢和趣味。所以教學目標必須要清晰。
另外,認音是一種能力,好比學生與樂譜下象棋。若每局的難度太高,不但讓學生沒有成就感、亦會消磨其興趣。難度太低則沒有挑戰性。老師只要擅用教材,它們亦能相得益彰。所以初時每堂安排取材都是較淺的樂譜以增強其自信,亦配合一首樂譜含新的內容,而這首曲只有一至兩個學習重點。樂譜取材都是他喜歡的曲子,這樣一來更有動力學琴了。
這樣子持續一年,每堂彈5首歌以上,翌年便開始準備3級考試,小一入學初時已考獲3級,小三初時亦考獲5級。以後便再沒有因認音的問題而停滯更主動積極學新曲。由於認音的基礎好,除著能力愈高、可彈奏的曲譜愈多,自信心亦大大地提昇。
Comments